2021/12/17 15:31:57
隨著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與藥品零加成的推進,“以患者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成為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主題,提高藥品管理效率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藥品管理現狀分析
醫院傳統的藥品管理模式一般為藥劑科一級庫→門診藥房和住院藥房二級庫→臨床科室基數庫的3級管理模式。
3級管理模式中,藥品的流轉分發基本采用人工操作,在醫院信息系統(HIS)支持下,實現基礎的信息化管理,但流轉環節及末端臨床科室的藥品申領、使用和計費等不能及時、全面記錄,不能實現真正的閉環可追溯管理。
智能藥柜的引入,使臨床科室基數庫層級實現信息化、精細化的實時管控,本研究以麻醉科和ICU藥品管理為例,探討智能化藥品閉環管理在藥品管理流程優化中的應用。
一
麻醉科藥品
1
管理現狀
為確保手術麻醉順利進行,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麻醉科根據科室特點設立專人管理科室藥品,并制定藥品管理流程:
① 人工請領 → ② 人工回收 → ③ 人工清點 → ④ 人工計費 → ⑤ 人工核對 → ⑥人工統計藥品。
2
管理問題分析
原有管理模式中,醫院和科室管理者無法掌控實時庫存和動態監測每臺手術的藥品使用情況,且損耗、丟失及浪費等現象難以杜絕,賬物不符和計費差錯難以避免,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和醫療質量全過程精細化管理鏈上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
①
麻醉藥品管理模式按照“藥盒”形式進行藥品分發,藥品存儲安全性存在隱患;
②
人工分發的方式環節多、操作繁瑣和易出差錯;
③
麻醉藥品使用人員和計費人員分開,易出現漏計費和多計費現象;
④
人工書寫紅處方、人工核對紅處方效率低下,需專人核對1~2 d才能完成前日的核對工作;
⑤
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藥品隨意混合排放,藥品6個月有效期內的量較大,一些藥品庫存量>1個月用量,增加用藥差錯風險。
如何解決現問題
智能化設備的引用必然伴隨著臨床藥品用藥流程的改變,需根據臨床科室特點,確定管理重點,制定特殊科室的臨床用藥流程。現在醫藥管理系統關鍵可以作為統計,只要操作者查詢一下就可以了,省去很多時間。
Copyright ?2020 哈爾濱奧林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黑ICP備05004406號-1